电话:0551-62867410
当前位置:
首页 学术交流 教师怎样获得心理健康的“智慧”
学术交流
教师怎样获得心理健康的“智慧”
发布时间:2019-12-26浏览次数:964 次
近年来,我国各地中小学的教育实践表明,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却正在给学生带来永久性的心理伤害。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学生心理与学业发展密切相关,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可以“转识成智”, 成为其专业智慧的根基。

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

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,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。不妨设想一下,一位敏感多疑的教师,做一个班的班主任,一年下来,这个班将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气氛?或许学生们也慢慢变得相互猜疑、互不信任,逐渐地他们的性格也会变得敏感多疑起来。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示了教师自身“一般心理健康素质”的发展状况。

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也会进一步表现在其职业行为之中,包括教育理念、教育能力、教育行为等,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水平。例如,一名小学生因为一个字写错了,被老师罚写500遍,表面上看,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字,实际上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。当这个学生将这个字写完500遍之后,会觉得写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,那么单调、枯燥、乏味,并由此失去了对写字的兴趣、对语文课的喜爱、对教师的信任,这个字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!类似现象表明,有些教师虽然工作很努力,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,但因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,常常出现“以牺牲学生的人格发展来换取知识接受”的现象。这是教师欠缺“专业心理健康素质”的一种表现。

近年来,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承担了一项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——关于“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”,为此我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与探讨。其中开展的一项研究中,我们运用“扎根理论”,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2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。依据扎根理论“理论抽样”的原理,最适宜的样本数在20至30之间。我们将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划分为“一般心理健康素质”和“专业心理健康素质”两大部分,前者包括认知智慧、情感智慧、行为智慧与人格智慧四大维度;后者包括以学论教的智慧、正向引导的智慧、心理沟通的智慧与问题应对的智慧四大维度。

“素质”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内在的、相对稳定的身心特质;而“心理健康素质”则是决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内在、稳定的心理特质,它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持续、良好的心理机能状态。心理健康素质包括两大部分,其深层部分反映出的是个体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,即一般心理健康素质;其表层部分反映出的是个体良好的社会适应,即专业心理健康素质。

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也是一种“智慧”

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,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,表现出良好的认知方式、情感倾向、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,而教师自身的认知、情感与行为方式一旦稳定下来,就会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,并“转识成智”以智慧的形式影响着教师的一切活动。其次,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,也应当具备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,即在专业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。教师主要的专业领域包括教学、育人、管理、沟通等,专业发展在教师身上表现出的不仅是一种专业技能或专业能力,更是一种教育智慧。智慧不同于教学技能或教学能力,教学技能主要关注的是教学行为的熟练化,而教育智慧则是透过熟练化的教学行为去挖掘其背后的教育理念,达到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”的境界。从访谈结果中我们发现,具有心理健康素质的教师,身上有一些共性的东西。

认知智慧。具有心理健康素质的教师,其认知智慧主要表现为“不断学习”和“尊重赏识”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一名真正心理健康的教师,他一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老师”同时,“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善待每一个人,不只是善待自己的学生,也应该善待同事、领导。”这表明教师要树立“终身学习”的教育理念,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,促进自身认知的发展。同时也能够尊重和赏识学生,以此点燃学生内心的潜能之火。

情感智慧。心理健康的教师,其情感智慧主要表现为“情绪稳定”和“积极调控”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心理健康的教师情绪比较稳,不容易急躁,不容易发脾气。”同时,“心理健康的教师自我调节能力强,就算他有愁事,通过自己的心理调节之后,能找到一个积极的办法,把这事解决了。”可见,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但具有稳定的情绪,而且还会有意识地采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。

行为智慧。心理健康的教师的行为智慧主要表现为“热爱事业”和“热爱家庭”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心理健康的教师是将工作当成一个事业来做,而不只是谋生的职业。”“在对待工作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,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,爱他所教的这门学科,努力去钻研。”可见,作为教师,爱工作和爱家庭是同样重要的。

人格智慧。心理健康的教师,其人格智慧主要表现为“善良宽容”“心胸开阔”和“积极乐观”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教师应当善良、友爱、乐于助人”“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开、大度、心胸开阔的人,心理健康程度会更好一些”。另外,“心理健康的教师遇事乐观、内心阳光、积极向上”。可见,心理健康的教师要始终保持善良的品质,对学生不过分苛求,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。

教师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智慧

作为教师,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?首先,需要有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,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对自己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,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。其次,借助专门的智慧训练,有针对性地磨砺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,以达到由熟练型教师(关注教育技能)向专家型教师(关注教育智慧)的跃升。再其次,学校应建立起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,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,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,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保驾护航。具体而言,教师应培养自己如下智慧。

以学论教的智慧。一个具有心理健康素质的教师,他的以学论教智慧主要表现为“以学生成长为目标”和“引导学生为方法”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心理健康的老师,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,会充分分析学生的不同需要,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。”“教学会考虑以学生为本,真正教孩子去做人。”同时,“能够根据学生课堂的生成,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”“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,更关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。”可见,心理健康的教师,更注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,注重从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。

正向引导的智慧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心理健康的教师,能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东西,能给孩子一种健康、正能量的指导。”“心理健康的老师,碰到困难时,不会随便发牢骚,会按照积极的方式去调节自己,不让自己的负面心态去影响学生。”可见,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,要十分注重正向、积极的引导,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
心理沟通的智慧。被访教师认为:“在学生管理方面,老师要像朋友一样,去关怀他们,去沟通交流,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培养。”同时,“应当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,接触多了学生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你。”“利用课下的时间与学生谈心,课下是学生最放松的时候,他们会把自己家里或班级中的事和你说。”可见,平等是有效心理沟通的特征,是师生心理沟通的基础。同时,民主、互动和倾听是师生心理沟通的有效方式。

应对问题的智慧。被访教师指出:“心理健康的教师,在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,会做到公平公正,不会受学生成绩好坏、家庭贫富的影响,一视同仁地处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。”“心理健康的教师,在处理学生很多复杂的问题行为时,相对会比较冷静,不情绪化。”同时,“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,心理健康的教师会就事论事,不会就事论人。”可见,心理健康的教师,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过程中,应公平公正、就事论事,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。(作者:刘晓明,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(新闻来源:中国教育报)